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书 > 教案

狼教案

时间:2024-07-07 12:58:07
有关狼教案锦集八篇

有关狼教案锦集八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狼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狼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揣摩语言,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把握狼与屠户的形象。

2.理清文章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

3.掌握课文中狼的阴险狡诈和屠户的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及课文阐明的道理。

过程、方法

1.朗读 2.品读 3.讨论点拔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狼贪婪、凶狠和狡猾的本性,懂得对于狼一样的害人虫必须识破它的假象,坚决斗争,去争取胜利。

2.同社会中假、丑、恶等阴暗面作斗争。

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

2.认识狼贪婪、凶狠和狡猾的本性,懂得对于狼一样的害人虫必须识破它的假象,坚决斗争,去争取胜利。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导入

1.多媒体播放一组狼的图片。

2.请你说出与“狼”字有关的成语或谚语。

3.说说你心目中狼的形象。

4.介绍作家作品。

学生例举与“狼”有关的成语。

同学们说出心目中狼的形象。

学生介绍蒲松龄及《聊斋志异》

激发兴趣,

引入课题。

探索新知

一、说描叙文,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

2.学生借助注释试疏通课文,有不明白的提出来,由老师或已掌握的学生帮助解决。

3.分组合作,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复述故事情节。

(l)开端:遇狼。

(2)发展:俱狼、御狼。

(3)高潮和结局:杀狼。

二、说评析文,把握形象:

(一)解读作者笔下的“狼”。

1.狼是的主角,你觉得文中哪个字最能反映狼的本性?

2.你能从课文哪些文句中看出狼具有“黠”这一本性?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应引导学生抓住“似”“甚”“洞”“攻”这些词,充分认识狼的狡猾本性。)

(估计学生在找体现狼“黠”的性情时,会出现一些偏差,如“缀行甚远”“两狼之并驱如故”“眈眈相向”等。教师应相机引导,为下一教学环节作过度。)

3.狼除了“黠”这一本性,还有哪些特点?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依据。

a.缀行甚远、仍从──→贪

b.前狼止而后狼又至 ──→贪

c.两狼之并驱如故──→贪

d.眈眈相向──→凶

1.多媒体小结狼之本性:

黠、贪、凶

(二)解读作者笔下的屠夫。

1.面对既贪又凶又黠的两狼,屠夫有过怎样的心理?你觉得可用文中的哪几个字来形容表达?

开始的害怕,继而困窘,最后决心一搏。

惧─→窘─→持

2.换位思考。请同学们将自己假想为此境中的屠夫,用“与其……不如……”的句式,说说屠夫最后选择一搏曾有的心理活动。

3.屠夫是如何与两狼展开搏斗的呢?从中可看出屠夫具有怎样的品质?

A.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B.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C.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D.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E.乃悟前狼

ABC表现了屠夫的勇;

DE表现了屠夫的智。

三、论说结局,感悟主旨

1.贪婪而又狡猾的狼最终却落得“顷刻两毙”的命运。对这样的结局我想同学们一定会有什么话要对屠夫说。请同学们用“_____的屠夫,我想对你说,……”的句式,对屠夫说一句话。

2.请同学们朗读并翻译课文最后一段话,思考课文给我们的启发。并以 “读了此文后,我认识到……”这样的句式说话,对课文内容进行品析。

学生发言,老师和其他学生点评。

课文的主题主要从如何学习屠户面对恶势力时做法去理解。

如: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又如: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又如: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

一、整体感知:

1.学生自己试疏通课文,有不明白的提问。

2.分组合作,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复述故事。

二、把握形象

1.评说狼的“黠”之本性。

2.研读反映狼“黠”的文言语句。

3.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文中狼所具有的其它本性。 a.缀行甚远b.前狼止而后狼又至 c. 两狼之并驱如故d. 眈眈相向

1.学生交流讨论屠夫的心理活动,并从文中找出能体现其心理变化的三个词。

2.学生小组活动并推荐一位同学荐讲。

3.从课文中找出屠夫勇斗二狼的句子。并讨论屠夫的品质。

屠夫真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

三、感悟主旨

1.说话训练,体味屠夫的智和勇。

2.学生以 “读了此文后,我认识到……”这样的句式说话,对课文内容进行品析。

通过质疑问难,说描课文,既可让学生在合作中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提高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又可以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

如此说评析文,可通过品析课文语言,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此活动既能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屠夫这一人物形象,又能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设计此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狼的阴险狡诈和屠户的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及课文阐明的道理。

课堂小结

多媒体呈现课文寓意主旨:

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这正是蒲松龄的两则狼的故事所告诉我们的。

作业布置

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改写成一篇白话故事。

狼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合作是指为了共同的目的而两人或多人、两个集体或多个集体共同完成某一工作或某一任务的行为。学会合作是幼儿进入社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促进幼儿社会化的一个基本途径。 ……此处隐藏6842个字……,但字词、句式难点很多,语言障碍较大,故教学时重点应放在字词句的串讲上。但字词句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语言环境,要从上下文意中去掌握字词的含义。

本文可用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初步解决生字生词,以熟悉课文为主;第二课时掌握文章的结构形式和思想内容。教学方法仍以学生的活动为本,教师只能处在引导、点拨的地位。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朗读课文熟悉课文。

2.参看注解,理解生字生词。

3.复述故事大意。

  教学过程

1.知识导入。

(1)学习文言文和学习现代文不同的地方有两点:一点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变迁,造成内容的差距、认识的困难;一点是由于语言的演变,造成文字的差异、理解的障碍。这两点又以语言障碍为主。

(2)文言文的语言障碍主要在词和句上,有很多词和句在意义和用法上都和现代文不同,学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不同的词句。

(3)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熟读。开始时参看注解,会认会读;然后就要朗读,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才便于理解。

(4)今天学习课文《狼》,就要按照上述的认识和方法来安排教学活动。

2.关于课文。

这篇课文的有关知识要记住这样几点:

①出处。本文节选自《聊斋志异》。

②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

③《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科举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狼·教案示例》。

这一部分主要由教师讲授。

3.认读课文。

(1)教师布置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参看注解,划出生字生词;试通文句,弄清内容大意;

小声默读一遍。

(2)学生发问。

除注解以外,文中还有不懂的字词,要求学生当场发问,教师当堂解决。

4.朗读课文。

第一遍:要求读音准确。

第二遍:要求大体顺畅。

第三遍:要求读出语气。

每一遍,教师均有讲评。

5.默读课文,准备复述。

教师给三五分钟让学生再默读识记,要求能大体复述故事情节。

6.复述课文。

找三个学生复述,每一次复述都有不同的要求,教师要作出讲评。

第一次,找中间程度的学生,让他看着课文复述,实际上是对着课文口头翻译,大体译对即可。

第二次,找中间偏上学生,要求对着课文较为准确地翻译。

第三次,找上等程度学生,背着课文复述,要求不遗漏主要情节。

7.掌握生字词。

在这三次复述过程中,其他学生主要熟悉古今不同意义的字词。教师随订正随理出掌握的主要词语。

拟挑出常用的、比较容易掌握的单音词,随讲随写黑板,让学生笔记,以便复习掌握。

常用字词:

惧:恐惧。 从:跟随。 故:原来(一样)。 驱:追赶。

窘:困窘。 恐:恐怕。 顾:看到。 瞑:闭眼。 暴:

突然。 毙:杀死。 股:大腿。 寐:睡觉。 黠:狡猾。

上述的生字生词要入文作出准确解释,可让学生当堂翻译原句,不要只是单个记词义。

另有两个词用的是引申义,书上有注释,教师可略加提示,学生懂得文中意思即可,不必深究。这两个词是:

缀:原意是连结,文中意是紧跟。

驰:原意是放松,文中意是卸下。

其它不论实词还是虚词,可不单独讲解,以能理解文意为准。

布置作业

1.按照记叙的顺序,看看本文叙述的故事可分成几个部分,用一个词(或词组)给每个部分作出概括。

2.用现代语言翻译最后一个自然段。

3.思考练习一。

4.做练习二、三,答案做在书上。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串讲课文。

2.理清顺序、掌握结构。 3.正确理解文章中心意思。

教学过程

本课时不单独检查作业,将此过程溶入教学的相应环节中。

1.串讲课文并理清叙事顺序与结构。

(1)本文叙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叙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

(2)屠夫和狼的搏斗有一个过程,按照自然段的顺序来串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完整地叙述这个故事的。

教师串讲,遇到上节课列出的重点词语可提问学生,归纳时也先提问,后订正。

先看第1段,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开端。我们不妨用两个字来概括,大家想,哪两个字合适?--可用屠夫“遇狼”来概括。

再看第2段,写屠夫投骨拒狼,而狼仍不罢休,照样追赶。说明狼很贪,而屠夫呢?如果仍用两个字概括,可借用文中一个字来组词,这个字是什么?--可用屠夫“惧狼”来概括。

再看第3段,写屠夫被迫倚在草堆前,持刀而立,准备搏斗,这写了屠夫对狼的什么行为?文中似无可用之字,只能另行考虑。--可用屠夫“御狼”来概括。

再看第4段,写屠 夫奋起劈狼,随后又劈一狼。这一段很清楚--可用屠夫“杀狼”来概括。

(3)据此,我们可以看出,屠夫遇狼、惧狼、御狼、杀狼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恰好是事物发生、发展和结局的全过程。

那么,这四个自然段,哪是开端,哪是发展,哪是高潮,哪是结局呢?

关键在于高潮和结局都集中在第4段,第3段不是高潮,第2、3段是故事的发展。这点学生是能理解的。可见怎样划分高潮和结局,应该以文章本身的情况为准。

(4)文章还有第5段。

先检查上节课留的作业2,让学生念自己的译文,教师订正并讲评。

这最后一段如果也用两个字概括,与上面组词形式相同,应是“×狼”呢?

可用“评狼”二字概括。

(5)本文前四段与第5段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前四段是记叙,第5段是议论;前四段是讲故事,第5段是评故事。

(6)本文的整体结构应该怎样认识?

本文整体上可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叙事,又分四个层次;第二部分为议论。

这一教学环节是本课时的主体部分,包括串讲、理顺序、明结构。每一个进程均有板书,随讲随写。最后形成的板书如下:

叙事顺序与结构形式

2.理解中心意思。

(1)本文从整体倾向看,主要写的是人呢,还是狼?即本文的主体是人,还是狼?

让学生自由讨论,要求自己的观点必须在文中找到根据。

此处势必出现分歧意见,可让双方争论,教师不必过早表明倾向。

《有关狼教案锦集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